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年来月燃油价格涨新高德国幅创

年来月燃油价格涨新高德国幅创

2025-04-30 04:23:05 [探索] 来源:曳尾涂中网

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地时间20日公布的德国最新数据,该国3月份燃油价格的月燃油上涨幅度已创下50年来的最高纪录。

具体来看,格涨高德国3月份汽油价格同比上涨41.9%,幅创柴油价格同比上涨62.6%,年新取暖用油价格同比上涨144%。德国当月燃料的月燃油涨幅甚至超过了1973/1974年和1979/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以及2008/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。

对此,格涨高联邦统计局指出,幅创俄乌冲突是年新燃油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。2月份,德国德国进口石油价格就已经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月燃油历史高位,而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了256.5%。格涨高自2020年6月起,幅创随着经济复苏,年新能源价格再次上涨,这一趋势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变得更加明显,也直接导致德国目前的通胀率达到7.3%的高位。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推荐文章
  • 我国发电量全球占比30%,日本3.6%,那美国、印度、俄罗斯呢?

    我国发电量全球占比30%,日本3.6%,那美国、印度、俄罗斯呢?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,除了石油,天然气,电力也是能源之一。各个国家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电量并开发新的发电技术。因为发电量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活力。2021年全球各国的发电量都有所增长,其中亚 ...[详细]
  • 英国将在国内碳捕获项目上投入240亿美元以实现能源转型

    英国将在国内碳捕获项目上投入240亿美元以实现能源转型 外媒3月13日报道,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·亨特将在下周的预算中宣布200亿英镑(240亿美元)用于未来20年的国内碳捕获项目,因为英国寻求实现净零目标并刺激绿色就业。亨特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:“是时候 ...[详细]
  • 十年内,中国在欧洲电池产能将达322GWh!

    十年内,中国在欧洲电池产能将达322GWh! 据韩国《纽西斯》12月6日报道,全球市场调查机构Benchmark Minerals数据显示,预计到2031年,欧洲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产能将位居世界第二。其中,中国电池在欧洲的产能将达322GWh,排 ...[详细]
  •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:基辅及其他五个地区实施紧急停电举措

   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:基辅及其他五个地区实施紧急停电举措 12月26日报道称,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当天宣布,乌克兰能源系统存在严重的产能缺口。因此,基辅市和基辅州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、扎波罗热州、哈尔科夫州及利沃夫州实施了紧急停电举措。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表 ...[详细]
  • 非洲需要7000亿美元融资来扩大绿色能源开发

    非洲需要7000亿美元融资来扩大绿色能源开发 据2023年5月10日报道,非洲最大贷款银行的一位高管5月10日表示,在未来10年里,非洲将需要大约7000亿美元的融资,以扩大绿色能源开发和钴、铜和锂等关键能源转型金属的开采。分析人士说,非洲如今仍 ...[详细]
  • 西方“限价令”让亚洲炼油商爆赚一笔

    西方“限价令”让亚洲炼油商爆赚一笔 亚洲炼油商正利用低成本优势敲开欧美大门,将石油产品销售到炼化产能下滑、供应紧张且价高量少的西方国家。在西方对俄原油“限价令”的推动下,俄罗斯正在将大批原油通过管道或海运的方式出口到亚洲市场。有数据显示 ...[详细]
  • 乌国家能源公司:正在采取措施加大从欧盟进口电力

    乌国家能源公司:正在采取措施加大从欧盟进口电力 乌克兰媒体当地时间2月6日报道称,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董事会主席库德鲁斯基表示,如果从欧盟进口的电力增加2到2.5倍,将有可能弥补乌克兰能源系统目前高达40%至50%的缺口。乌克兰正在采取相关步骤和措施 ...[详细]
  •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:不加选择地使用氢将拖累能源转型

   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:不加选择地使用氢将拖累能源转型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指出,尽管氢能拥有巨大潜力,但其生产、运输和转化都需要能源,同时也需要大量投资。因此,不加选择地使用氢不仅不会加速绿色能源时代的到来,反而会拖累全球能源转型的脚步。近日,国际可再生能 ...[详细]
  • 能源巨头壳牌拟出售可再生能源业务股份

    能源巨头壳牌拟出售可再生能源业务股份 据知情人士消息,英国能源巨头壳牌集团正在探索其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业务发展,拟向外部投资者出售股份。该人士称,壳牌正与顾问一起探讨,考虑将该业务分离成一个更加独立的部门。另外壳牌已与国际投资者进行接触, ...[详细]
  • “能源胁迫计划”落空?

    “能源胁迫计划”落空? 万万没想到,2022年欧洲的冬天是个春天一般的暖冬。圣诞节之后,德国柏林、法国巴黎、意大利罗马这三大欧洲城市,日间温度居然高达11度至18度。暖冬导致欧洲人对烧天然气取暖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了,加上之前欧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